吃回奶药的6大注意事项,继续母乳喂养危害大!
2023-11-12 14:54
宝宝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就需要断奶,而部分妈妈在断奶后依旧会不断的分泌乳汁,此时可能会选择吃一些回奶的食物,或直接使用回奶药。一般来说,
母乳喂养新生儿大便是什么样的
吃母乳的婴儿大便呈金黄色,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;或呈软膏样,均匀一致,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。通常在新生儿期大便次数较多,一般为一天排便2-5次,但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-8次。
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,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
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,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,2-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-2次。因此,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、次数较多等情况,只要婴儿精神饱满,吃奶情况良好,身高、体重增长正常,家长就没有必要担忧。
新生儿奶粉喂养注意事项
宝宝刚出生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喂养奶粉,各项巨细要拿捏得准一些,具体的注意事项妈妈们课参照一下所列。
1、切忌冲调奶粉时先加奶粉后加水。
正确的冲调方法是:
(1)首先先加水并调整好水温:40—60℃。过热可以放凉开水,过凉可以兑热水。冲调奶粉不能用滚开的水,这样会破坏奶粉中的营养物质。
(2)将定量的温开水倒入奶瓶内,再按照宝宝需要的量和奶瓶上的刻度调整水量。
(3)然后再加入适当比例的奶粉。过浓过稀都不符合宝宝的需要,后加奶粉比较好控制奶粉的量,冲出的奶粉浓度准确。
这样冲调比较容易控制水温和水量。如果先加奶粉,水温不合适,水量没掌握好,都可能浪费时间和奶粉。
2、切忌将已冲调好的奶粉再次煮沸。
已经冲调好的奶粉若再煮沸,会使蛋白质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结构发生变化,从而失去原有的营养价值。宝宝再喝这样的奶水,所获得的营养会大打折扣。
3、切忌自行增加奶粉的浓度及添加辅助品。
由于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,如果奶粉浓度过高,容易引起孩子脑部毛细血管破裂,导致出血,如果经常给宝宝喝过浓奶粉,出血多了会影响宝宝智力发育,还会增加他的肠道负担,导致消化功能紊乱,引起便秘或腹泻,严重的还会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。
有些妈妈用高汤给宝宝冲调奶粉,认为这样既有奶粉的营养又有高汤的营养,但宝宝长期喝这样的奶粉。对血液、肾脏都是有害的,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。
4、切忌直接给宝宝更换奶粉。
很多宝宝吃奶粉的中途都会因为某种原因面临转奶的问题,给宝宝更换奶粉一定要逐渐过渡,更换奶粉一般需要需1—2周。宝宝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,频繁换奶粉,容易引起消化道不适。给宝宝转奶的方法,可将两种奶粉掺着,每顿逐渐减少旧奶粉的比例,可于3—7天内转完。整个过程可历时1—2周,让宝宝有个适应过程。
5、切忌给新生儿喂太多奶粉。
产后的最初3天,只有少量初乳,如果妈妈暂时没有母乳或者确实量很少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,只能在吮吸母乳后,再用小奶杯或勺子喂配方奶粉。新生宝宝的消化功能非常弱,不能消化全奶,通常最初的3天喂1/3奶(多加2倍水),接着的4天喂1/2奶(多加一倍水);新生宝宝的胃容量也小,最初一周大约每顿最多能喝到30—60毫升;大约隔2小时左右喂一次,一昼夜喂10—12次(最初的3个月按需喂奶,喝奶的量、间隔时间和次数需视宝宝个体的需求而定)。勤哺乳是促使乳汁增多的好方法,一旦母乳量足够,完全可以改为纯母乳喂养。
6、别忘了给宝宝喂水。
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宝宝,需要在2次喂奶粉中间加喂一次白开水,简单的估算方法是每天的配方奶量与水量的比例约为100:15。
哺乳期感冒喂奶的注意事项
1、喂奶时要戴上口罩
很多致病菌可以靠飞沫传播,以至于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亲密接触时很容易就会传染给宝宝,因为宝宝得抵抗力很低,如果宝宝也患上感冒的话,那就不是小事了,严重的话还会患肺炎,所以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一定要做防御措施,必须戴上口罩喂奶。
2、不可用嘴去亲宝宝
感冒的这段时间尽量不要用嘴亲宝宝,如果用嘴亲宝宝,会让宝宝直接接触病原,宝宝本来身体发育就不是很好,而且抵抗力很弱,妈妈嘴里的感冒病毒就会直接传染给宝宝,然后宝宝也会患上感冒。
3、遵医嘱喂奶
如果用了对宝宝有伤害的药物,就尽量不要母乳喂养,必须根据医生的嘱咐来喂奶,如果宝宝在哭闹,或者饿了,可以先暂时用奶粉来代替母乳去喂它,因为害怕妈妈的母乳里面含有有毒物质,让药物的副作用给宝宝带来伤害。
4、注意清洁
喂奶时要注意乳头的清洁,千万不要用摸了嘴巴的手又去摸乳头,会让病菌残留在乳头上,细菌无处不在,更不要说生病后病变的细菌,及其强大,所以哺乳期的妈妈感冒后在喂奶时应该注意乳头的清洁。
标签: